一、九龙璧九龙璧,又名华安玉,古称茶烘石、梅花石、云石,主要出自福建省龙岩漳平市、漳州华安县之九龙江北溪一带的河床及河岸。该石质地坚硬细腻,缜密温润,有玉质感,摩氏硬度约为6~7,肌理褶皱变化大,风格迥异,色调斑斓绚丽,纹理清晰,形态精妙独
一、九龙璧
九龙璧,又名华安玉,古称茶烘石、梅花石、云石,主要出自福建省龙岩漳平市、漳州华安县之九龙江北溪一带的河床及河岸。该石质地坚硬细腻,缜密温润,有玉质感,摩氏硬度约为6~7,肌理褶皱变化大,风格迥异,色调斑斓绚丽,纹理清晰,形态精妙独特,雄奇高古,嵯峨万象。
二、寿山石
寿山石,出自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群峦溪野。寿山村位于福州市北部旗山脚下,距市区约28公里,面积约23.3平方公里。
三、莆田蜡石
莆田蜡石,主要出自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。该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,内含铁、石英;质地坚硬,细腻油滑,晶莹透亮,温润似玉;颜色丰富多彩,有红、黄、白、黑等,也有多色相间;造型多样,形象秀美,体量大小不一。
四、怀安石
怀安石,出自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(明·怀安县)山中,《素园石谱》有记载。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析闽县置怀安县,明万历八年(1580年)怀安县并入侯官县,1913年闽县、侯官县并为闽侯县。
五、硅孔雀石
硅孔雀石,出自福建省三明永安市。该石为含铜的硅酸盐矿物,呈绿、天青、蓝绿等色,摩氏硬度2~4度,性脆,显蜡状或玻璃光泽,微透明或不透明,质地坚韧者可用作宝石或玉雕材料。永安市的硅孔雀石十分稀少,现已较难寻觅。
六、玛瑙石
玛瑙石,主要出自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下角龙村、漳平市官田等地。该石呈团块状分布于林地组砂砾岩的断层破碎带中,系硅化产物,玛瑙直径1~10厘米,具同心纹构造,但质不甚佳。下角龙村公路桥东北山脊上的玛瑙矿,矿物成分为玛瑙、燧石、玉髓、蛋白石等组成,区内出露下石炭统林地组砂砾岩,破碎带长大于100米,宽大于1米。
七、琥珀
琥珀,出自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。漳浦琥珀呈圆柱状、长柱状、星散状等,含矿岩为上第三系佛昙群下段含砾粘土层,矿层中含琥珀约1~1.7公斤/立方米,分布极不均匀,开采出来的琥珀,多作药用,少数可用于雕刻玩饰等工艺品。
八、松化石
松化石,又称硅化木,出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大坪乡、福州市闽侯县免耳山等地。大坪乡的松化石分布于萍州村一带山上,地质时代距今一亿五千万年,属侏罗纪时期,化石外表隐有松鳞,蕴存量较多,尤其露于水边的一株高大而引人注目,当地称亿年松。闽侯免耳山的一块松化石处于大山深处,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,保存较完好。
九、将乐石(砚石)
将乐石,又称龙池石,出自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至莲花山一带。该石属黑色泥板岩,纹理缜密,松结适度,坚中带柔,色泽清纯,内部及表面依稀可见银色闪光点,可用于制作砚台。以将乐石制砚,有约500年以上的历史,成砚称“将乐砚”,因石门岭一带跟传说中的龙池团毗邻,故又称'龙池砚'或'龙池紫石砚';佳者光泽莹亮,温润如玉,呵气可沾薄露,以物轻击,清心悦耳;具磨墨无声、发墨均匀、墨色莹亮、不伤笔毫、书写流畅之特点。
十、建州石(砚石)
建州石,出自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县(建瓯市)北苑凤凰山下。该石声如铜铁,适宜制砚。其石有两种,一种细润而不甚发墨,另一种宜墨,但肤不佳。有兼两种之长者,亦为佳品。建州石制作的砚台称建州石砚。《云林石谱》建州石:“建州石产土中,其质坚而稍润,色极深紫,扣之有声,间有豆斑点,不甚圆,亦有三两重石晕,琢为研,颇发墨。往以石点作鸲鹆眼,充端石以求售。”
十一、南剑石(砚石)
南剑石,出自福建省南平市东黯淡滩。黯淡滩位于闽江上游,水势奔涌,波涛高起丈余。《云林石谱》南剑石:“南剑州黯淡滩出石,质深青黑而光润,扣之有声,作研发墨宜笔。土人琢治为香炉诸器,极精致。东坡所云'凤咮研'是也。”注:南剑州,今福建南平。